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更短、进出口环节费用更低、办理进出口手续更便利……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 20日表示,2022年,海关运用大数据、智能审图等高科技手段,提升口岸查验和征税效能,保证货物进出口安全有序。
在国新办举行的 " 权威部门话开局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俞建华表示,2022年海关税收入库2.28 万亿元,增长13.6%。在入境人员中检出新冠阳性5.5万例,占3年口岸累计检出总数的67%,为夺取全国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海关应有贡献。
" 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 "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2022年,海关出台多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企纾困降成本措施。在回答成效如何时,俞建华表示,去年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这些措施受到了经营主体的欢迎,也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保畅通上,与一些贸易大国相比,我国货物进出口总体上不仅没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 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优服务上,开展 " 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 ",创新大宗商品 " 先放后检 ",农食产品 " 绿色通道 " 等监管模式,将87种商品编码调出法检目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余建华表示,当前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
一是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二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 " 一站式 " 服务。
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
四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