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潍坊市RCEP公共服务平台

中文版  |  ENGLISH

成果持续显现 未来多点可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一年来,随着各成员积极兑现协定开放承诺,区域整体关税水平逐步下降、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各国营商环境日益改善。

  如何评价一年来贸易“红利”释放的效果?对后续贸易增量目标的达成可以作出怎样的预测?哪些领域合作可能出现新的热点?除了“可见”的初步成果,我们也需要理性的梳理与辨析。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在统一的经贸规则指引下,通过RCEP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各成员对竞争政策、电子商务等共同规则的支持,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贸易创造效应、投资和就业增加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效应都在持续显现。”

  首先,区域内部的贸易增速非常显著。以中国为例,1-11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30.7%。其中,中国向RCEP其他成员出口额达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7%,超过全国出口总体增速5.8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RCEP规则为贸易增长带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东盟,去年东盟就已经以8700亿美元的贸易额位居中国最大的外贸伙伴,如今已持续了两年。中国和东盟是RCEP两大核心市场之一。仅仅是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总值,已经达到了5.8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5%,占到了中国外贸总值的15.4%。”

  “可以说RCEP规则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和东盟在贸易、投资、产业、金融方面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以标志性的外贸数据来看,今年可能朝着一万亿美金的新关口去冲刺。”张建平预测,即便受近两个月贸易数据下降影响,2023年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规模也肯定会超过万亿美元。中国和所有RCEP成员之间内部贸易规模继续放大,也会对区外的贸易产生替代效应,中国和RCEP成员的贸易占比会有更大份额的提升。

  张建平特别强调,RCEP使得成员间全球价值链的协作更加紧密,为所有的成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得益于RCEP40%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十多个成员根据彼此的比较优势开展了更加细致的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产品内部的分工模式在整个RCEP成员之间变得更加细致和紧密,当然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体现。应该说,区域内部的相互投资也正在强化这种新的供应链关系。”

RCEP带来的另一效应则体现在整个RCEP成员都保持了比较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方面。“特别是与北美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相比较,可以说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接近一半的贡献仍将是来自于RCEP的成员。RCEP对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以及对于推进全球发展水平的提升都是新的动力。” 张建平如是说。

  不能忽视的是,RCEP国家涵盖了自然资源型、低端产品加工型和高端产品加工型。其中,文莱、老挝和缅甸属于自然资源型的国家,越南和柬埔寨属于低技术加工型的国家,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属于中等技术产品的制造国,从事中低端和一部分高端产品的制造,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主要属于高技术加工型的国家,处在区域价值链的上游。

  张建平认为,RCEP的规则使得这些国家能够基于比较优势和自身发展阶段各取所需,形成互补的优势,并且能够拓展内部市场,同时也提升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为更多发展中国家创造国际分工的机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所以,RCEP通过优化结构促进所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未来可期的合作方面,张建平认为,从农业到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以及人文交流都会涌现出新的合作热点。

  从鼓励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方面而言,张建平认为,跨境电商和金融科技包含其中。“RCEP给予了继续免税的优惠条件,未来在整个区域内部的贸易占比会不断提升。”

  此外,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围绕着太阳能、风能的使用行业,围绕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服务,包括互联网平台应用等数字经济领域也会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领域。“同时,在节能环保、低碳绿色发展领域的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都会围绕着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来形成,在更深更广的、全方位的多领域开展合作。”张建平说。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鲁ICP备2023011507号-2      技术支持: 小程序开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