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潍坊市RCEP公共服务平台

中文版  |  ENGLISH

非凡十年 对外开放硕果累累

连续5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服务进出口规模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二、2021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4.8万家……十年间,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货物贸易:262.3万亿元

这是中国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的十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1年,中国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262.3万亿元,年均增长5.4%。其中出口144.7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进口117.6万亿元,年均增长4.7%。

这是贸易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十年。随着中国货物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不断提升。2013-2021年,中国一般贸易方式累计进出口149.8万亿元,占同期累计货物进出口总值的57.1%;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72.6万亿元,占同期累计货物进出口总值的27.7%。

这是外贸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十年。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2021年又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了历史高点。中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2017-2021年连续五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这是外贸增长新动能澎湃的十年。十年来,中国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兴起。2021年,中国市场采购出口9303.9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目前,中国已设立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31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132个,外贸新业态先行先试“试验田”不断扩大。

服务贸易:41.1万亿元

十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表现不俗。

看总量,服务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二。2013-2021年,中国累计服务进出口总额41.1万亿元,年均增长6.4%,比货物贸易年均增速快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15.1万亿元,年均增长8%;进口25.9万亿元,年均增长5%。服务出口竞争力不断增长,带动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2021年,服务出口增速快于进口26.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同比下降69.5%,创2011年以来的新低。

看结构,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随着中国服务业开放领域扩大,知识密集型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强劲。2013-2021年,中国累计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3%,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33.6%提升至2021年的43.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5%;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有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1%;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有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

从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从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到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服务贸易对外贸增长贡献度逐步提高,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利用外资:1.2万亿美元

外资对华投资持续增长,中国新投资机遇显现,政策红利吸引外商。十年间,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利用外资大国地位逐渐巩固。2013-202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万亿美元,2021年利用外资金额比2012年增长55.3%,年均增长5%。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4.8万家,较2012年增长近1倍。

外商投资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中国吸引外资更加注重结构优化,不断引导投资更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倾斜。2017-2020年,连续4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33项、30项,进一步放宽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外资准入条件。202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5亿元,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8.9%,比2012年提高30.7个百分点。

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创新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法治保障。根据世界银行排名,中国已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

对外投资:1.4万亿美元

十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量质齐升,在促进互利共赢、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看对外投资规模,2013-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稳居全球前列,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累计达1.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统筹安排境外企业项目人员疫情防控和对外投资发展,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占当期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0.5%,排名世界第2位。截至202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7851亿美元,占当期全球存量的6.7%,比2012年提高4.4个百分点,排名由第13位上升到第3位。

看对外合作投资渠道,中国对外投资范围遍及全球189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4.5万家,尤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尤其迅速。2021年末,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企业超过1.1万家,开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2013-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613亿美元,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贸协定:19个

中国始终重视多边经贸合作发展。十年来,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多领域开放水平已超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丰富。2013年,中国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现已扩容至21个。21个自贸试验区各自发挥不同区位优势,不断推进制度性开放,创新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已向全国复制推广278项制度创新成果,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的17.3%,吸收外资占到全国的18.5%。2018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迄今已经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2021年,中国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是中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张负面清单,代表了相应领域最高对外开放水平。

自贸协定向更高标准迈进。过去十年,中国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由10个增加到19个,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17%提升至2021年的35%。自贸协定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区正式落地。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2023011507号-2      技术支持: 小程序开发团队